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正文

通威股份核心子公司,引入百亿战投“过冬”

  • 文学
  • 2025-03-31 19:13:05
  • 13
  • 更新:2025-03-31 19:13:05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光伏寒冬之下,核心子公司也要增资“补血”。

  3月29日,通威股份公告称,为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优化财务结构,持续巩固与提升在高纯晶硅产业领先的综合竞争力,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拟引入战略投资者,并实施增资扩股,增资金额不超过100亿元。

  但百亿“弹药”并未点燃市场情绪。3月31日,通威股份收跌4.25%,每股报19.13元,总市值861.23亿元。

  百亿战投“有进有出”

  作为通威股份核心子公司之一,永祥股份拥有四川乐山、内蒙古包头、云南保山、四川广元四大生产基地,合计拥有高纯晶硅产能超过90万吨。

  2021年以来,永祥股份蝉联全球市占率及出货量第一,但盈利能力随着光伏行业遇冷而逐步收缩。

  2021年至2023年,永祥股份分别实现净利润86.32亿元、342.96亿元、193.2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永祥股份由盈转亏,净亏损9.9亿元。

  本次引入百亿战投则是意在“输血”,增资款项,主要用于永祥股份偿还金融机构负债、补充流动资金等。

  截至2024年9月30日,永祥股份经审计合并报表口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256.93亿元。本次增资扩股前,永祥股份股权估值为270亿元,战略投资者将合计向永祥股份增资不超过100亿元,合计取得永祥股份增资后的股权比例不超过27.03%。

  这也意味着,通威股份对永祥股份的持股比例将稀释至不低于72.97%,永祥股份将继续纳入公司合并报表。

  通威股份还为这批战略投资者设置了多重退出通道。公告显示,通威股份有权根据相关协议约定,全部或部分购买本次战略投资者取得的股权,可采用非公开发行股份、可转债或支付现金的方式实施前述标的股权收购。

  有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这是通威股份在为永祥股份寻找财务支持,通过股权融资替代债务,也能够降低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设置退出机制既是对战略投资者的承诺,也是对永祥股份长期股权结构稳定的维护手段。

  筹谋硅料翻身仗?

  向外寻求增援的背后,或许是连亏的通威股份转换“打法”的一大体现。

  2024年,通威股份预计净亏损70亿元至75亿元。至此,通威股份已连亏五个季度,归母净利润累计亏损约百亿元。截至2024年9月末,通威股份账面货币资金仅164.65亿元,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450.0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9.04%,创下近十年来新高。

  早在去年11月,承压已久的通威股份宣布,考虑到多晶硅价格仍在底部盘整,公司正在研究减产方案,将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生产安排,并按照最经济的生产组态进行排产。

  次月,通威股份决定逐步安排永祥股份下属的4家高纯晶硅生产公司,根据公司总体生产经营计划进行技改及检修工作,阶段性有序减产控产。

  直至目前,通威股份仍未披露复产计划。该公司在2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回应称,上述基地复产计划尚未完全确定。另外,公司凭借在多晶硅领域的深厚工艺积累和高效运营能力,预计在复产后1个月左右即可实现满产。

  除了停产对冲硅料价格波动外,通威股份似乎还在筹备技术升级,进一步保证自身竞争力。

  据通威股份官网2月14日消息,四川永祥新能源有限公司永祥新能源二期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进行公示。其中提到,将新建一套高纯粒状硅装置,项目合计新增高纯晶硅产能2万吨/年(包括棒状高纯晶硅1万吨/年,高纯粒状硅1万吨/年)。

  其中,区别于棒状硅和颗粒硅的全新概念“粒状硅”引发市场猜测——这会是通威股份进军颗粒硅的信号吗?

  据了解,相较于目前更为流行的棒状硅,颗粒硅成本更低,但市占率仍然较低。以主营颗粒硅的协鑫科技为例,其去年第四季度颗粒硅生产现金成本为28.17元/公斤,而主营棒状硅的同期单位现金成本为35.19元/公斤。

  不过,通威股份已否认上述猜测。此前,通威股份有关人士向多家媒体表示,该粒状硅项目为配套增强棒状硅竞争优势的研发项目,核心工艺、关键参数及品质管控体系已形成独立技术路径,与行业其他技术方案存在实质差异。出于知识产权保护及商业机密考虑,具体信息暂不对外披露。

  目前市场环境仍不算乐观。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近期发文表示,从本月供需双方排产推测,预计行业库存继续呈现下降趋势。根据下游大幅消耗多晶硅库存的举动来看,认为目前行业对中长期需求的态度较为消极,现阶段硅料价格上涨动力不足,若无其他利好因素,短期内价格以平稳为主,下游企业采购仍以结构性补缺为主。

  但可以肯定的是,通威股份正以百亿“补血”、停产止损以及技术升级等一系列方式应对这场光伏寒冬,试图打一场硅料翻身仗。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