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 > 正文

协鑫科技年内力推钙钛矿、鑫华半导体IPO,未来将是硅基公司

  • 创业
  • 2025-04-01 18:13:05
  • 9
  • 更新:2025-04-01 18:13:05

“3800的定位不是一家光伏颗粒硅公司,而是一家科技公司。”在3月29日举行的协鑫科技(03800.HK)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协鑫集团董事长、协鑫科技董事局主席兼联席CEO朱共山说,未来协鑫科技将成为一家硅基公司,发展包括颗粒硅、氮化硅、碳化硅等硅相关产品,“通过硅烷延伸出一系列材料,协鑫有别于太阳能多晶硅企业中的任何一家。”

朱共山在业绩会上透露,协鑫科技孵化的两家独角兽——协鑫光电和鑫华半导体,正在冲刺资本市场,“钙钛矿力争今年年底在香港IPO,鑫华半导体也争取今年年内推向资本市场。”

其中,协鑫光电在江苏昆山建有全球首个GW级钙钛矿叠层组件基地,2平米级商业化叠层组件年底目标效率超过27%。鑫华半导体成立于2015年12月,由中能硅业与国家大基金合资设立,是国内唯一电子级多晶硅产能跻身全球前三的企业,已于去年10月启动上市辅导。据行业媒体消息,鑫华半导体已完成14nm以下、12英寸大晶圆前沿技术的连续下探式突破,并实现对某头部企业14nm、10nm及7nm硅片的规模化供应。

协鑫科技当前主营并力推的颗粒硅是市场关注的重点。采用硅烷法流化床法制得的颗粒状多晶硅有别于当前行业主流的改良西门子法制取的棒状硅。澎湃新闻从业绩会上获悉,今年1至2月,颗粒硅的现金制造成本(含研发)为27.14元/kg,不含税售价31.1元/kg,市占率从2024年一季度的12.3%上升至25.7%。

全成本较西门子法低出近30%,低成本优势助推颗粒硅在行业寒冬下的市占率攀升。但在多晶硅行业极度内卷、集体大亏的背景下,协鑫科技无法独善其身。财报显示,该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收约151亿元,归母净利润-47.5亿元,毛利率由2023年的34.7%降至-16.6%。

业绩会上朱共山向投资者两度致歉,称公司“2024年业绩表现不够理想,但企业的管理水平,尤其是生产工艺稳定性和产品良率等各项指标喜人。感谢各位投资者的包容。”

协鑫科技年内力推钙钛矿、鑫华半导体IPO,未来将是硅基公司

截至目前,协鑫科技建有江苏徐州、四川乐山、内蒙古包头、内蒙古呼和浩特四大颗粒硅生产基地。2024年度,其颗粒硅总产能48万吨,产量26.92万吨,同比增长32%,出货28.19万吨,同比增长45%,颗粒硅销产率达105%。朱共山称,颗粒硅的库存创行业最低,头部客户应用比例已超过40%。 

展望后市,协鑫科技联席首席执行官兰天石在投资者交流互动环节表示,“531政策”导致组件端售价提升,硅料端目前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531”后存在价格震荡下行的可能。纵观全年,作为上市公司,硅料企业不可能两三年持续亏损。无论是否有行业自律,硅料的最终价格一定会符合市场规律。“较乐观的估计,我们认为全行业硅料的售价还会出现震荡上行的可能。单就协鑫科技而言,一季度开始现金流为正是大概率事件,在三季度末期会实现有利润,四季度能够实现单季度盈利。” 

兰天石认为,通过这一轮自律,长期停产的产能在经济代价和团队能力上都无法再复产。随着BC技术对纯度要求越来越高,再复产再爬坡的产品将难以消纳进而淘汰出局,光伏的底部已经非常明确。

业绩会上朱共山介绍协鑫的硅基、锂基业务

“多晶硅领域天天打价格战,硅烷的盈利空间今年启航。”朱共山在业绩会上介绍,协鑫科技拥有的60万吨硅烷气产能稳居全球第一,品质已达到电子级水平,此外500吨硅碳负极产能中试线正在加速建设。他说,公司一方面将在硅烷市场直接销售、替代进口,另一方面通过硅烷延伸系列产品,成为新能源材料公司。

协鑫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在供给颗粒硅生产以外,硅烷气的应用领域正从光伏的TOPCon、BC电池以及显示面板、半导体领域,向硅碳负极等新能源材料扩展。目前,公司硅烷气的外售部分国内市占率约25%。未来协鑫硅烷气将根据市场行情,灵活调整自用与外售比例,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业绩会上,朱共山还更新了协鑫科技的出海进展。

2024年6月,协鑫科技公告计划在阿联酋打造全球最大的高品质多晶硅研发与制造基地。朱共山表示,鉴于国际环境变化,对中东项目暂时观望。对于美国建厂谨慎推进,“中东建厂成本比国内高出30%、40%左右,美国又比中东再增加30%-40%。现在根据客户要求和市场需求,美国有我们下游的企业正在和我们讨论2-3万吨的规模,这个项目正在抓紧根据美国相关法律以及对中国企业的投资法律要求合作推进。”

协鑫科技高管曾在去年12月的投资者交流会上介绍,围绕建厂所需资金和供应链配套,与中东方面沟通的复杂程度和协商的颗粒度极高,“较国内高出一个数量级”。该公司中东项目的总投资额预计达到十几到二十亿美元,持有50%股权。“海外融资成本很高,建厂周期通常是国内的两至三倍。如果内部回报率(IRR)达不到15%-20%,不值一搏。”

有话要说...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